2018年5月12日星期六

讀博須知

圖:伊力盧馬《夏天的故事》

1. 博士的平均人工比碩士低,就業市場窄,不要以為學歷越高越好。現在高等教育界連兼職都不好找。除非你的學科博士是有其他出路的(能做電腦、數據、金融的還好,純理科做私人科研前景一般,人文社科在香港沒有其他出路,除非很有生意頭腦能將知識名氣等化為收入),否則要有最壞的心理準備︰浪擲幾年,當大學畢業,從頭開始。

2. 香港的就業情況(一般科目,有博士學位)︰

【助理教授】
一年3至5科,起薪大概5萬,入職3年約,續3年約,然後終身職(tenure)(這是表面,有些學系沒錢,你做得再好6年後也要另謀高就),為了降低成本,這種職位的比例不斷下降,博士畢業生卻太多,競爭很大。

【講師】
每星期平均上課10至18小時,起薪大概3萬,合約1至2年,有些幾年後會轉長工,但趨勢是越來越少。

【兼任講師】
時薪450至1千多點,逐個課程簽約,一個3學分的學科共有2至6萬,但這是一個學期的收入,如果不計暑期即是6個月的薪酬,要有像樣的收入要兼幾科,不到差不多開學都不知道下一個學期或學年有沒有課給你。沒有辦公室,有些有辦公桌,暑假時可以連圖書館都進不去,因為合約只到5月。

【助教】
每星期平均上導修課10至20小時,起薪近2萬,合約通常1年。博士後、研究助理收入差不多。

3. 高等教育商業化,管理層當自己是老闆,學生是顧客,教師不受尊敬,更像侍應。人工不特別高,合約又短,唯一好處是不用長時間留在辦公室。

4. 人脈很重要,跟到出名的導師,一封推薦信就能替你找到助理教授職位。

5. 人脈很重要,要多去學術會議交際表現。

6. 定題目時要考慮是否適合發表文章、興趣(能否堅持做下去,之後可能一直靠這方面吃飯),以及該範疇的前景。

7. 想找好工作一定要不斷寫不斷投稿到期刊。

8. 不要完美主義,寫東西出來投稿,寫完論文畢業,總之過關就行了,不要想著做出甚麼驚天地泣鬼神的東西。如果你是能做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東西的人,畢業之後不會做不出。見不少拖很多年的例子。學術研究沒有明確時間表,沒有流程工序,最忌拖延症、完美主義、眼高手低,最好是有紀律、多勞多得、迎合潮流。

9. 就業市場窄,很可能要去其他地方,男女朋友要不一方遷就,要不分隔兩地,要不分手,要不分隔兩地然後分手。(首先你要有個_朋友。)

或者你會問︰「你照上面所講的做然後成功了嗎?」

我就是沒有做這些,讀研究院時都在風花雪月詩酒風流,現在是風流完折墮(受報應)中,希望大家不要像我一樣。

照上面做很沒有樂趣?很不像做學問?

學院現在就是這樣的,不要像無頭蒼蠅一樣撞進來。

要空間要長遠要厚積薄發?

你家裡有錢就行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